在经历了疫情带来的冲击后,票务市场逐渐回暖,许多消费者又重新感受到了购票的乐趣,为什么又有票了?本文将深入分析票务市场回暖的原因,并探讨其对行业和消费者的影响。
疫情后消费需求释放
2020年以来,全球疫情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严重影响,尤其是文化娱乐、旅游等领域,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稳定,消费者对文化娱乐、旅游等领域的需求开始释放,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《2021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》,2021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2.46亿人次,同比增长56.3%,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70.6%,这种消费需求的释放,为票务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。
线上票务平台创新服务
近年来,线上票务平台不断创新服务,提升用户体验,成为推动票务市场回暖的重要因素,以大麦网、票务通、猫眼娱乐等为代表的线上票务平台,通过大数据分析、智能推荐等技术手段,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、个性化的购票服务,这些平台还与各大演出机构、影院、剧院等合作,推出各类优惠活动,刺激消费者购票。
政策支持力度加大
政府对于文化娱乐、旅游等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,为票务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,以《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》为例,该政策明确提出要鼓励旅游演艺创新,提高演艺质量,培育旅游演艺品牌,各级政府还通过补贴、税收优惠等手段,支持票务市场的发展。
演出市场活跃度提升
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稳定,各类演出活动逐渐恢复,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《2021年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》显示,2021年全国演出场次达到22.7万场,同比增长59.3%,演出市场的活跃度提升,为票务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票源。
消费者购票习惯转变
在疫情期间,消费者逐渐养成了线上购票的习惯,这种习惯的转变,使得线上票务平台在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,据《2021年中国票务市场年度报告》显示,线上票务市场占比达到70%以上,成为票务市场的主要渠道。
为什么又有票了?答案是多方面的,疫情后消费需求的释放、线上票务平台的创新服务、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、演出市场活跃度的提升以及消费者购票习惯的转变,共同推动了票务市场的回暖,对于行业和消费者而言,这一趋势预示着更加繁荣的文化娱乐市场。